
深挖信用数据价值,加码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入口合作虽然终止,但趣店依旧会和蚂蚁金服在信用评估等数据分析方面,进行合作。但杨家康说得很审慎——“这一点(指跟蚂蚁金服在信用评估上进行合作)现在没有改变,但我们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发生变化”。杨家康直指:来自芝麻信用的数据,只是趣店对用户进行评估的数据变量中的千分之一。他用了财报数据做佐证:第一季度趣店拨备金对交易额的比例是3.2%,第二季度趣店增加了新的风险指标来进一步调整其信用政策,所以拨备金率只有第一季度的一半,1.6%。这显示了趣店自己的信用数据分析正在显效。
给资本听的故事行不通投诉事件频发也从侧面暴露出共享衣橱行业商业模式的短板。一开始,行业给投资人讲了一个不错的故事:一是解决用户收入与消费需求升级的矛盾,同时帮助用户不断发现更适合自己的穿衣风格,二是帮助品牌解决去库存的需求,算是一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但细究起来,这两点做得都不算好。对于第一点,那些日常就有能力购买的品牌,用户并没有太强的驱动力去租赁。数据显示,衣二三平台上的数百万件时装品牌,商业品牌占30%,设计师品牌占50%,最受青睐的轻奢品牌仅占比20%。不少用户反映,“有些设计师品牌根本查不到”,更不会去租赁。此前,多啦衣梦试图通过更低的租赁价格走亲民路线,因此平台上多提供的是快消类品牌,但低客单产品使得平台的收入无法覆盖运营成本,后来团队不得已转型做女装订阅“递衣”。针对第二个优化配置的故事,一位长期观察行业的投资人马飞称,从商品动销率来看,真正高流转的或稀缺的货还都是最热最抢手的货,剩下的中长尾,就算价格便宜也无人问津,所以创业者原来想讲的故事中,长尾的那些sku没有被洗出来。国内共享衣橱领域始终是门小众生意。去年的一场活动中,衣二三CEO刘梦媛公开了公司的相关数据:注册用户超过1000万,时装品牌扩展至500多个,并在北京、广州、南通、成都自建了仓洗配一体智能运营中心。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它的数据刻画了这个赛道的特征:平台用户规模小、成本以及库存压力大、会员模式有风险,随着用户的增长,中后期还要面临运营以及自建仓储的管理压力。成本投入过高而租赁收入回本慢,一旦资金链断裂,危险随即爆发。这个行业不是纯流量型的线上交互,要想将非标化的服务落地,还有很重的线下环节要打通,包括选品采购、自动分拣、清洗维护、仓储运输、客服服务等。是否自研软硬件,是否自建工厂,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共享衣橱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会员制的商业模式,有租衣需求的人,很可能会持续复购,所以做会员模式更容易增加用户黏性。这个行业的盈利模式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会员费、购买转化以及B端分成。其中,会员费占大部分。有数据显示,衣二三平台收入的75%来自会员费。
股市有谚:地量见地价!意思就是市场极度低迷的时候,股价往往也是处于底部,如今成交额又回到4年前2000点时的水平,市场是否又到底了?从成交地量、估值底部、外资净流入、险资和养老金进场、增持回购创新高、破净股大增等诸多迹象来看,市场底部特征明显。而知名券商分析师也认为,当前具备底部特征,市场神似2012年。
被问到今日机场集会时,警察公共关系科总警司谢振中表示,机场人流密集,虽然过去机场集会较和平,但过去一周示威暴力行为愈趋激烈,留意到有国家已提高对本港的旅游提示,因此呼吁如有人在机场发起集会,须和平守法,不要作出滋扰行为,骚扰机场秩序。他呼吁如有市民计划今日至周日要外游或回港,需密切留意机场消息。
●相声演员在同为相声演员的李先生看来,这件事的确很过分,可以说膨胀到一定程度了,纯属不拿观众当回事。他解释道“其实作为相声演员,从从艺和台上台下关系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儿特别犯忌讳,相声演员一直把观众视为“衣食父母”,简单讲,观众花钱是来听你的相声,不是看粉丝去追星的。
需求端的逻辑其实也是被证伪的,一方面中美贸易战开始逐渐和解,宏观预期开始改善,不像之前那么悲观;另一方面国内货币政策又开始大水漫灌,资金面比较充足,再加上股市涨得也不错,整个宏观预期一下子就扭转了,再加上库存也并未大幅累积,所以需求端这边也和预期的不太一致。